近年来实验室专利列表
序号 |
论文名称 |
年、卷、期、页或专利号 |
SCI/EI/国内期刊 |
论文作者 |
1 |
一种双层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110136891.X |
中国发明专利 |
赵丽,戴国田,王世敏,许祖勋,董兵海,卢红兵 |
2 |
一种水基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0910272778.7 |
中国发明专利 |
董兵海,王世敏,许祖勋,任君,蒋 涛,徐进军 |
3 |
一种单分散、大粒径、高稳定性的酸性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110253283.7 |
中国发明专利 |
董兵海,王世敏,张丹,赵丽,蒋 涛,许祖勋 |
4 |
一种环糊精/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ZL201310128568.7 |
中国发明专利 |
王贤保,吕美娇,万丽,李静,杨佳 |
5 |
一种酒石酸诱导制备三氧化二钒微球粉末的方法 |
ZL201210479174.1 |
中国发明专利 |
赵丽,刘晓锋,王世敏,董兵海,徐祖勋,卢红兵 |
6 |
一种高纯线状碳化硅粉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210156070.7 |
中国发明专利 |
张丹,王世敏,董兵海,卢红兵,赵丽,许祖勋,万丽,丁岩峰 |
7 |
水热法制备垂直取向锐钛矿氧化钛薄膜的方法及其气敏传感器 |
ZL201210054317.4 |
中国发明专利 |
高云,郭美澜,夏晓红,蒋国文,邵国胜 |
8 |
一种用于超疏水涂层的氟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 |
ZL201310043078.7 |
中国发明专利 |
许祖勋,赵丽,王世敏,董兵海,卢红兵,万丽,方章建 |
9 |
透明超疏水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ZL201510413485.1 |
中国发明专利 |
董兵海,范迪飞,赵丽,王世敏,万丽,郭志光, |
10 |
钾掺杂菲分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055398.3 |
中国发明专利 |
高云,王仁树,闫循旺,邬小林,黄忠兵 |
11 |
二氧化钛薄膜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037452.1 |
中国发明专利 |
高云,吴文希,夏晓红 |
12 |
一种基于花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普适性超双疏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
ZL201610154315.0 |
中国发明专利 |
郭志光,陈立伟 |
13 |
高耐压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ZL201110236713.4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郭金明,尚勋忠,周桃生,柴荔英,尹向阳,胡建仁 |
14 |
一种溅射法制备高度取向的CuInS2外延薄膜的方法 |
ZL201210306684.9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方金钢,尚勋忠,王志强,黎明锴,常钢,周桃生,尹向阳 |
15 |
无铅[(Na0.57K0.43)0.94Li0.06] [(Nb0.94Sb0.06)0.95Ta0.05]O3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210483645.6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朱明敏,尚勋忠,周桃生,黎明锴,常钢 |
16 |
一种钛酸锶钡基介电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 |
ZL201310115238.4 |
中国发明专利 |
曹万强,陈威,杨向荣,刘培朝,邱超群 |
17 |
一种两相低温共烧温度稳定型电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ZL201310252541.9 |
中国发明专利 |
曹万强,陈威,刘培朝,舒明飞,尚玉黎 |
18 |
一种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CuInS2纳米棒的方法 |
ZL201310053978.X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王志强,黎明锴,尚勋忠,常钢,尹向阳,余凤兵 |
19 |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硅烷复合膜的电沉积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ZL201410150942.8 |
中国发明专利 |
曹志勇,王海人,屈钧娥 |
20 |
一种酸辅助制备CdSe/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ZL201410802590.X |
中国发明专利 |
曹万强,刘培朝,陈威,王恺,周超,周凤丽 |
21 |
一种温度稳定型异质叠层电介质陶瓷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310028492.0 |
中国发明专利 |
曹万强,舒明飞,陈威,尚玉黎 |
22 |
一种CdZnOS四元ZnO合金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410571284.X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黎明锴,郑丽兰 |
23 |
一种CdS量子点制备方法 |
ZL201410039204.6 |
中国发明专利 |
王多发,章天金,王芳杰,徐进民,田茂,夏汉明,王晓晶 |
24 |
一种温度梯度控制桥梁大体积混凝土 |
ZL201510856951.3 |
中国发明专利 |
黄绍龙,黄修林,卞周宏,苗强,徐波,谢梦,代小曼,代超 |
25 |
一种石材废料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577576.9 |
中国发明专利 |
黄绍龙,黄修林,卞周宏,金帆,罗宵 |
26 |
一种废料再生相变水泥发泡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308658.3 |
中国发明专利 |
黄绍龙,黄修林,金帆,罗宵,卞周宏 |
27 |
一种套管机 |
ZL201510432303.5 |
中国发明专利 |
黎明锴,黎佐桓 |
28 |
一种用于电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ZL201510995633.5 |
中国发明专利 |
王海人,周庶,王麒钧,肖松,屈钧娥,曹志勇 |
29 |
一种利用电催化还原空气氧生成的微活性氧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
ZL201510967301.6 |
中国发明专利 |
王海人,肖松,王麒钧,周庶,屈钧娥,曹志勇 |
30 |
一种半柔性路面用浆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610234538.8 |
中国发明专利 |
黄绍龙,黄修林,唐涛,张荣鹍 |
31 |
一种低引气型钢管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610380849.5 |
中国发明专利 |
黄修林,卞周宏,黄绍龙,彭波,金帆,唐涛,罗宵 |
32 |
一种生长单相外延m面ZnOS三元合金薄膜的方法 |
ZL201510147291.1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黎明锴,丁雅丽,张蕾,尚勋忠,常钢,李派 |
33 |
一种制备SnO外延薄膜的方法 |
ZL201510209829.7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黎明锴,郑丽兰,李派,卢寅梅 |
34 |
一种MgZnOS四元ZnO合金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410570903.3 |
中国发明专利 |
何云斌,黎明锴,邰佳丽,程海玲,张蕾,周桃生 |
35 |
一种用于透射电镜原位加电场和应力的薄膜样品制备方法 |
ZL201510160099.6 |
中国发明专利 |
祁亚军,章天金,梁坤,周鹏,梅之恒,叶昂 |
36 |
吸附性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110137410.7 |
中国发明专利 |
蔡芳昌,张玉婷,马宁,蒋涛,徐启铭,蔡隆昌,周威,江泰槿,张驰 |
37 |
一种基于交联网状的半互穿网络复合高质子传导性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110447622.5 |
中国发明专利 |
蔡芳昌,马宁,蒋涛,殷浩,张红星 |
38 |
高效粉末型广谱废水凝集剂 |
ZL201410087621.8 |
中国发明专利 |
蔡芳昌,江泰槿,陈文良,马宁,蔡鸿文,蔡隆昌,蒋涛,夏玥 |
39 |
一种UV聚合型本体发泡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610034785.3 |
中国发明专利 |
赵辉,蒋涛,张群朝,郝同辉,周威,姚婧娴,叶恭博 |
40 |
一种聚脲专用耐抗污的有机硅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410069078.9 |
中国发明专利 |
张群朝,李国荣,蒋涛,谢亦富,杨金鑫,王秋娣,廖有为 |
41 |
一种主链含硅氧烷结构单元的聚脲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410056649.5 |
中国发明专利 |
张群朝,李国荣,蒋涛,谢亦富,杨金鑫,王秋娣,廖有为 |
42 |
一种零VOC光聚合丙烯酸酯压敏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ZL201310315517.5 |
中国发明专利 |
张群朝,蒋涛,任小明,余双,莫甲新 |
43 |
高质子传导性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110290158.3 |
中国发明专利 |
蒋涛,马宁,蔡芳昌,殷浩,张红星 |
44 |
一种制备保水型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ZL201210171514.4 |
中国发明专利 |
任小明,蒋涛,吕俊霖,张刚申,胡金星,莫甲新,赵辉 |
45 |
聚偏氟乙烯接枝对苯乙烯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ZL201110430199.8 |
中国发明专利 |
任小明,胡金星,蒋涛,张群朝,蔡芳昌,马宁,殷浩,张红星 |
46 |
用工业废弃物二水钛石膏制备高强α-半水钛石膏的方法 |
ZL201410138164.0 |
中国发明专利 |
赵辉,任小明,蒋涛,张刚申,张群朝,周威,董兵海,郝同辉,金纯,莫甲新,江莉莉,黄正刚 |
47 |
水性环氧树脂抗冲改性用核壳纳米粒子乳液 |
ZL201510652131.2 |
中国发明专利 |
任小明,蒋涛,施德安,李琴,张群朝,张刚申,王国成,江莉莉,赵辉,江海,邹航,张晶 |
48 |
电控光散射材料与器件时域响应特性测试方法 |
ZL201510769572.0 |
中国发明专利 |
王龙海,王世敏,章天金,刘锋,何夕云 |
49 |
一种表面具有抗菌性纳米结构的医用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
ZL201410053824.5 |
中国发明专利 |
吴水林,刘想梅,翁正阳,李霞,周田,李满,杨伟国,朱剑豪 |
50 |
一种具有分级纳米结构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 |
ZL201410076918.4 |
中国发明专利 |
吴水林,刘想梅,翁正阳,李霞,周田,李满,杨伟国,朱剑豪 |
51 |
一种含对称三芳基吡啶结构三胺及其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 |
ZL201110145357.5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易昌凤,陈文求,严微 |
52 |
一种淀粉包膜材料及其在包膜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
ZL201010294857.0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王仁宗,邓敏,孙振华,陈文求 |
53 |
一种缓/控释肥料用同步式光固化包膜滚筒 |
ZL201310375339.5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王仁宗,陈文求,颜萍,庞龙 |
54 |
改性地沟油包膜材料及其在包膜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
ZL201310322277.1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王仁宗,颜萍,陈文求,刘裕 |
55 |
一种水性聚丙烯酸掺杂聚苯胺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410591148.7 |
中国发明专利 |
易昌凤 |
56 |
一种掺石墨和聚苯胺的导电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933097.6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廖光福,张力,张淑来,袁天梦,栗静 |
57 |
一种含碘稀土铕(Ⅲ)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ZL201510054899.X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汪鑫,龚莹,刘瑞清 |
58 |
一种MRI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ZL201510054749.9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刘瑞清,梁爽,江存,汪鑫 |
59 |
一种耐候性变压器配件专用可逆示温防晒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777635.7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贺乾元,张博晓,袁天梦,易昌凤 |
60 |
一种新型CT, MRI, 稀土荧光三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ZL201510053762.2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汪鑫,龚莹,刘瑞清 |
61 |
一种具有高存储稳定性的复合水性醇酸树脂 |
ZL201610135816.4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朱琴,柯志刚,曾维国,张博晓 |
62 |
水溶性羟基丙烯酸—聚酯型透明隔热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310128843.5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陈俊,胡晓熙,丁敬德 |
63 |
一种含吐昔烯结构的三胺及其聚酰亚胺的合成 |
ZL201310460883.X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陈文求,易昌凤,庞龙 |
64 |
一种包覆纳米Fe3O4的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 |
ZL201210499000.1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丁敬德,陈俊,胡晓熙,沈杰,周英杰,闫凯 |
65 |
水溶性氟丙烯酸—聚酯型透明隔热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310128901.4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陈俊,胡晓熙,丁敬德 |
66 |
一种缓/控释肥料用交替式光固化包膜滚筒 |
ZL201310375952.7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王仁宗,陈文求,颜萍,李峥 |
67 |
可降解光固化包膜材料及其在包膜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
ZL201310237033.3 |
中国发明专利 |
徐祖顺,王仁宗,颜萍,陈文求,刘裕 |
68 |
一种高性能环氧沥青材料增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ZL201010583771.X |
中国发明专利 |
周威,蒋涛,文俊 |
69 |
一种纤维增强的环氧沥青材料及制备方法 |
ZL201210138311.5 |
中国发明专利 |
周威,蒋涛,文俊,王国成,赵辉,张刚申,任小明,蔡芳昌 |
70 |
一种环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ZL201310123049.1 |
中国发明专利 |
周威,文俊,蒋涛,蔡芳昌 |
71 |
一种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环氧沥青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510236544.2 |
中国发明专利 |
周威,蒋涛,张传昆,文俊 |
72 |
一种环氧沥青增容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ZL201510234752.9 |
中国发明专利 |
周威,蒋涛,文俊 |
73 |
一种相变温度可调的梳状共聚物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ZL201310455078.8 |
中国发明专利 |
施德安,王雪丽,杨英,付超,任大伟,林蝶,刘二威 |
74 |
光刺激响应性纳米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 |
ZL201310471314.5 |
中国发明专利 |
杨应奎,彭仁贵,王媛珍,董晓利 |
75 |
用于光致动器的液晶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310469443.0 |
中国发明专利 |
杨应奎,彭仁贵,唐伟,董晓利 |
76 |
基于离子液晶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ZL201410196609.0 |
中国发明专利 |
杨应奎,王媛珍,孙珊,董晓利 |